3)第225章 北上_万历新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范礼安尽管心急如焚,但不敢不听这话。于是他们决定在上海港下船,持通关文件进入内陆,在南方先与上流社会进行接触,先试试看中国人是否对基督教感兴趣。

  这些人都是坐惯了船的,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心思看看海岸线,但过了几天就兴趣索然。耶稣会众人要么在船上开会研究如何说服皇帝,要么就憧憬教堂遍布广袤大陆的荣光。

  万历九年十二月十七日,经过七天七夜的航行,使团终于在上海靠岸。利玛窦永远不会忘记,他们抵达的时候,恰逢日出不久,冬日里难得的火红太阳照耀在海面上,映衬着那个有些狭小的码头上一片红光。

  使团众人办完了入境手续,才算是真正的踏足了欧洲人念兹在兹近千年的土地。因为阿拉伯人的阻隔,欧洲人一直对能够生产丝绸和精美瓷器的中国充满了想象——太多的欧洲人认为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充满了黄金、香料、丝绸的伟大国度。

  而《马可.波罗游记》在西方的流传,更是间接的促成了大航海时代的伟大征程。时至今日,在托梅.皮雷思冤死于广州六十六年之后,第二个正式的访问使团终于再次踏上了这片土地。

  昔日托梅.皮雷思没有完成的事业,被三个传教士捡起了行将熄灭的火把。在随后的日子里,他们将见识到一个与希腊、罗马遗泽完全不同的文明,她静静的待在东亚,哺育了人类最大、最成功的民族三千多年。

  本时空,这伟大文明将兼容并蓄,博采众长,竖起一个与原时空已经破灭的灯塔完全相异的旗帜,照亮世界的未来,并带领着人类探索另一条未知的前路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