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0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!读书人不相信陈寒_人在大明,邪气冲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张居正作为一个宦海沉浮多年的官员他是个老油条,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。

  他很清楚陈寒此时作出了这个决定,表明了与天下读书人抗衡的决心。

  同时更是让跟随在陈寒身边的自己等人,这些个革新者,没有了后路。

  但是张居正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,想的是要平衡多方的利益。

  他很明白改革必定会损害天下官员的利益。

  所以他想的是,要如何出台一项可以提高官员俸禄的政策。

  陈寒已经在朝堂上说明了,以后官员住集体宿舍、吃集体食堂,由官府衙门报上了开销。

  以后只有正常的俸禄是他们自己的,其余的朝廷会包办。

  看上去好像是解决了官员的后顾之忧,但是也在另一方面断绝了官员贪污受贿的可能性。

  更断绝了他们把许多奢侈享受,转嫁给百姓们的可能性。

  天下官员怎能不恨陈寒?

  原本张居正觉得陈寒这么跟官员作对,已经是极限。

  可没想到陈寒去山东搞摊丁入亩的新政实验,居然顺带手就将天下文人视作精神偶像的孔家给灭掉了。

  宰辅张居正很明白,孔家只是一个利益集团。

  但读书人需要这么一座丰碑替他们身上的神性做背书。

  张居正也是科举过来的,很明白读书人是怎么想的。

  当初的张居正,为什么要拼命的科举考试。

  他在年纪轻轻的时候显露出了天才,得到了当地的知府的推荐。

  是因为他的父亲以及他的一家,都曾经是王府护卫的户籍。

  他要是不科举考试,争取一个高官的位置,把自家的户籍给改掉,那么自己的父亲一辈子可能都只是王府的护卫,不允许脱籍。

  天下读书人也是这么想的。

  尤其是那些匠籍。

  他们不想一辈子都只是工匠。

  所以更希望科举考试能够令自家的阶级升高。

  他们更加会维护创造了儒家的孔家。

  因为维护孔家就是维护自己的身份地位。

  现在陈寒将这一切都撕破了脸。

  那就代表着没有和解的可能性。

  张居正很迷茫。

  他到底应该怎么选?

  张居正走在京城的大街上,看着云集的士子们个个义愤填膺。

  要么在茶楼当中编排陈寒的谣言。

  要么在大街上鼓动百姓,妖化陈寒。

  那些得到了陈寒好处的百姓,当然站在陈寒这边和这些读书人较劲。

  可是读书人仗着自己读了几年书,觉得舆论在自己这边,居然就狂放不羁。

  居然就觉得他们云集了几万人在京城,就可以在城门口把陈寒拦住,当场要逼着陈寒卸甲归林。

  张居正听到这些读书人如此天真的想法之后,下意识地摇头苦笑。

  如果陈寒真是那么容易就打倒的话,那么多官员为什么献出了头颅?

  户部尚书、礼部尚书那是位列部堂级别的人物,都被陈寒砍掉了脑袋,遑论你们这些读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