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39章 户部官员以集体辞职来要挟皇帝!陈_人在大明,邪气冲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为何后世对晋商的痛恨,要比东南的走私商人厉害。

  就因为东南的走私商人,他们虽然走私,但错在明廷故步自封,错失大海的商机,才成就了他们。

  但山西的晋商们,那完全是靠着朝廷的政策起家的。

  那是明廷给的政策倾斜,相当于把钱送到他们口袋里面,让他们发家的。

  可反过头来,他们却把明廷出卖得最惨。

  故而被称作汉奸。

  而东南那边的商人可恶是可恶,恶劣程度却没山西晋商高。

  陈寒这边也开始收网,他杀的官员更多,杀的家族更多,基本上把东南稍微冒头的家族都给灭掉。

  而且东南占地更多更广,影响力也更加巨大。

  通过陈寒在东南数省的行动,以及曹正淳在山西的行动,基本上扫清了改革变法之前的最大障碍。

  于是乎当辽东李成梁那边后知后觉,还敢向朝廷要军饷的时候,听到东南和山西那边已经结束的消息之时,他已经后悔莫及吓得六神无主。

  而最让他措手不及的是,朝廷接到辽东那边催促军饷的奏章之后,户部那边的官员紧急启动起来。

  这些官员很聪明,直接就全体以筹不到军饷为由辞职。

  意思是说:你皇帝陛下看着办吧,没有我们,那你就吃带毛的猪肉去吧。

  这种方法他们也是屡试不爽。

  要挟,这就是要挟。

  以集体辞官,让一个部门瘫痪为由来要挟朝廷。

 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,陈寒这边已经收尾。

  他在朝廷官员面前立下的军令传,是要半年之内荡平倭寇海盗的袭扰,可是他仅仅用了三个半月,就已经完成。

  那些没有被杀的商人哭爹喊娘,亲自写了一封万民书给朝廷,说浙直总督陈寒大人精忠报国,已经将倭寇给荡平。

  因为他们知道陈寒要再不走,打完了那些大老虎,那接下来的小苍蝇,也就是他们,也会被陈寒给拍死。

  陈寒没有绝了东南商人的根,是因为这些商人走私是走私,但以后还用得着他们。

  毕竟他们是第一批下海闯荡的人,对海洋比较了解。

  所以他给曹正淳的命令是将晋商荡平,收刮掉所有钱财。

  而在东南,他只是把为恶的那些士绅集团摧毁,剩下的他倒没有赶尽杀绝。

  当陈寒押送着五六亿白银,浩浩荡荡回朝之时,曹正淳也在回朝廷的路上。

  而在这个过程中就赶上户部官员集体辞职威胁万历帝。

  万历帝可是陈寒的傀儡,两个人思维是相通的。

  所以陈寒对他们露出了冷笑。

  怪就怪这些人探听消息的本事还是弱一点。

  怪就怪在当今的通信条件实在有限。

  朝廷官员还在想着如何策应东南和山西,却不知道山西和东南的行动已经结束。

  这中间五六天的时间差,就足够害死这些自以为是的官员。

  户部尚书也是山西蒲州人,和张四维那是老乡。

  他听说大同府晋商全被扫空之后很是焦急,想着如何阻挠。

  于是在辽东那边传来急报后,他直接就当着所有朝臣的面,在乾清宫大广场开朝会之时,对万历帝说了一番话。

  大致内容是这样的:

  老臣年迈衰老,已无力承担户部重责,如今户部府库已空,辽东所需一百二十万两的军饷,实在难以筹集。

  臣深感失职,故请求陛下放臣归隐家乡。

  接着户部的各司堂官,更是纷纷联名上奏。

  说户部没有能力筹集这么多的军饷,要集体辞职。

  整个户部上百号人,齐刷刷跪倒在了广场上,那场面很是浩大。

  在场不少官员看到后都露出了冷笑。

  那意思是说:你皇帝陛下有能耐,就光靠陈寒和曹正淳这两个人吧,就不要靠我们。

  张居正看在眼里也很无奈。

  心里面多多少少有点责被皇帝和陈寒他们操之过急了……

  PS:再次五章爆发!!不负诸位读者老爷!!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