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988章 秘书阁学士_大唐技师(逍遥初唐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事情的时候,娓娓道来,不疾不徐,确实是最容易接受的。李世民咀嚼了马周的话,不得不承认,他说得非常有道理。

  道理不难,一点就透。李世民并非糊涂虫,他会想这么做,完全是因为想到了李佑。李佑想远赴海外,坐镇林邑、真腊,李世民答应了他,并据此联想到,之前与李牧谈过的一个事情。

  他与李牧谈的事情,是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。李世民一直有一个开疆拓土之心,恨不能把目之所及,所有土地都收入大唐的麾下。但李牧对此与他持相反的意见,李牧给出的理由是。如果疆域太大,该如何治理?

  眼下大唐的政令,除了关中地区之外,落实到地方的时候,都是大打折扣的。原因就是,在地方,世家大族的影响力,还是要远超朝廷。如果大唐无限扩张,即便灭了周边的国家又能如何?能灭,不能治,劳民伤财,却什么都得不到。这样的战争,有什么意义呢?

  所以李牧的意见是,除非能解决有效治理的问题。否则他不建议无限对外扩张,有那精力和钱财,不如大力发展民生,让百姓过的好一点来得更划算。

  当时,李世民是没有想到如何反驳。但是回到长安之后,联想这些事情。李世民觉得,分封制,似乎能解决这个问题。如果把自己的儿子和对自己忠心的臣子,分封到各地。到时候自己的政令执行起来,岂不是会顺畅许多?

  便如李牧在扬州,原来扬州执行新政,也是推三阻四,但是有李牧坐镇之后,扬州一跃成为除了长安和洛阳之外,贯彻新政最彻底的地方。

  一个人钻了牛角尖的时候,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来的。李世民越想越觉得这事儿能行,所以才在朝议之上,让百官们商议。但是刚开个头,就被魏征给喷了回来。但魏征只是说不行,却没有说为什么。回到太极殿,马周的奏对,详细地解释了为什么这样不行,李世民这才恍然,自己想出来的这个事儿,有多么的荒唐。

  是啊,自己分封的臣子忠心,不代表他的后代忠心。自己分封的臣子有能力,不代表他的后代也有能力。也许在自己有生之年,这样做能得到一些效果。但是最终留给大唐的,却是无限的隐患。

  若这些人时代驻守在某个地方,在自己活着的时候,他们也许还会忠诚无比。但是如果自己死了,他们和他们的后代一定会变成隋末大乱时候割据地方的军阀。

  到那个时候,这个国家,还属于李唐么?

  李世民长吁了一口气,道:“爱卿说得十分在理,是朕想岔了。此事就此作罢,便不再提了。”李世民生性豁达,说不提了,这件事便算是过去了。他看了看马周道:“爱卿之才,叫朕刮目相看。朕欲改秘书监为秘书阁,置九品学士若干,拾遗补缺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