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)第956章 突厥内迁_大唐技师(逍遥初唐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安稳的日子罢了。

  想走,哪有那么容易?突厥的贵族们纠集了人马,守住了所有的路口,不允许百姓南下,不少部族都因此爆发了冲突。

  消息传[新]到了阿史那思摩处,阿史那思摩短短几日,像是苍老了十岁,整个人都老态龙钟了。

  这件事他怎么办?怎么办,好像都是错的!如果作为突厥的大汗,此时他最应该做的,就是聚拢兵马,与大唐开战、无论是赢是输,他都必须这样做,因为大唐动摇的,乃是突厥的根基。

  人口,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根基。试想一下,如果人口都没有了,那民族还能称之为民族么?

  但是从理智出发,阿史那思摩清楚,这仗不能打。因为肯定打不赢,而且随之而来的后果,现在的东突厥根本承担不起。

  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,此时的突厥什么都不占。

  李世民恍然,道:“这就是为何你要强制要求,耕地不可荒芜了。分了地的人,若不能耕种,就只能把地入股给农场,而农场却是受朝廷控制的。好!此计大妙!”

  李牧又道;“另外,臣还要向陛下道喜。李佑他们这趟从林邑回来,带回了足够多的两季稻的种子。并带回了真腊老农三十余名,这些老农精于种植两季稻,有他们在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里,把耕种两季稻的技术传授给我们。从鄮县开始,逐渐推广江南,陛下试想一下,若江南的水田,往后都能收获两次,丰年设常平仓存粮,还用担心有灾害的时候措手不及么?”

  江南素来有粮仓之名,若是能收获两次,至少可以把大唐的全年粮食总产量提成四成!

  这是什么概念?这等同于,养兵所消耗的存粮,不用再从老百姓嘴里抠出来了。就算是隋朝最强盛的时候,也没有做到这一点啊。李世民已经开始幻想,大唐百万雄兵震慑四夷,八方来朝的画面了。

  他的鼻息粗重了一些,盯住李牧的眼睛,道:“五年,能做到?”

  李牧笑了,道:“也许用不上五年。”

  李世民沉默,他知道,这是李牧给他的期限,五年,也许用不上五年,李牧便会像他说的一样,隐退了。

  五年之后,怎么做,李世民没有想好。甚至,潜意识中他不愿意去想。他熟读史记,史记上的帝王为后人留下的经验,无一不告诉李世民,像李牧这样的人,如果不能为己所用,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铲除。

  可是李牧对他坦荡,他实在是不忍心,也做不出——

  想到这些,李世民的心绪有些乱,他站了起来,道:“你想做什么,朕都会尽力支持,放手去做吧。朕有些乏了。”

  李牧忙起身,送李世民回房休息。他洗了脚之后,也躺下了,明日还要视察港口,要起早出发。

  ……

  李牧这边视察港口的同时,政令已经发出,大唐第一次大规模的突厥内迁开始了。

  实际上,李世民没有告诉李牧的是,这件事他已经与房玄龄讨论过多次。甚至已经派了使者去河套,明里暗里的做了很多调查。否则光凭李牧说,李世民是不可能答应这么大的事情的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